韭菜的種植十分容易,一年四季都可收割,播種後可收割好幾年,且韭菜富含維生素A、B、C、糖類、蛋白質、胡蘿蔔素等,又有揮發性油,具有抗生化物質和殺菌功效,能活血散瘀,在腸中有消毒作用, 所以很適合種植。
去年五月, 買了 60 份的韭菜苗( 每份 3元, 約 3 ~ 5 棵 )來種, 何時第一次採收已經忘了, 目前是大約 30 天收割一次. 看到其他資料說 40 天才收割的. 我是看它好像都不再成長了, 就將它剪下, 收割後的前幾天長得很快, 每天至少會長 1 公分以上.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收成天數不足的關係, 我的韭菜雖然已 1年半多, 還是瘦瘦小小的.
因為是在頂樓種植, 空間有限, 所以想嘗試不同的種法.
2008-10-09買了一包韭菜種子( 20元) 播種在去年買韭菜苗留下的種苗培育小穴杯, 每穴約 7 粒種子. 培育土用大潤發的培養土加泥炭土( 1 : 1 ).
第 4 天( 10/13 )開始陸續發芽, 10/22 幾乎全部長出來了, 但是每穴長的數目差異很大, 有的 5, 6 棵, 有些才 1 棵而已. 大概是種子沒篩檢過吧!
2008-10-29定植 7 盒( 用的是小塑膠筒, 底部鑽 7 個小洞 ), 根好像只有一條直直的, 所以其他的等些時候再種. 種植土 : 泥土 + 稻殼 ( 1:1 ) ; 因為泥土不易取得, 頂樓搬運困難.
2008-11-11定植 27 盒( 同樣用小塑膠筒, 底部鑽 7 個小洞 ), 根已經不少, 但是比去年買的韭菜苗的根還是少很多.
2008-11-19將剩餘的全部定植, 總共 46盒.
2008-11-25開始施肥 (尿素 1 : 水 5000 CC ).
2008-11-28舊有的部份收成 2 盆(用剪刀貼著地面將韭菜剪下), 因冬天東北季風強, 葉尾有點枯黃, 將枯黃的部份挑除後, 感覺還是蠻不錯的. 不知為什麼韭菜盆裡超會長青苔的, 每次收成後都需要將青苔括除.
收成前
收成後
將枯黃部份挑除後
收成後第一天
收成後第一天將青苔括除
收成後第二天
收成後第三天
收成後第四天
收成後第四天加入有機肥
全部收割完畢(12/2,12/4 各收3盆)
2008-12-03 新栽種的 46 盒開始加有機肥, 每盒 3~4 粒.
2008-12-13 冬天生長速度較慢, 看第一,二盆的生長情況(已經 15天), 可能無法在收成後 30天就再次收成.
2008-12-18新種的 46杯韭菜, 不知道是不是日照不足, 還是因為苗葉太細, 東倒西歪的, 將它們修整一番, 再將種植土補滿, 希望能長好一點
2008-12-28 第二個 30天又到了, 還不錯的感覺. 又可以收成了.
兩次收成前的比較. 左邊為 2008-11-28 右邊為 2008-12-28, 大小好像差不多, 只是左邊的葉子末梢有點枯黃.
接下來就等新種的 46杯韭菜的後續結果了.
2009-02-19 距上回整修新種的 46杯韭菜已經 2個月了, 再整修一次
其實可以說採收啦! 看吧! 好大一把
不過別被圖片給騙了, 充其量只能說 "多如牛毛". 因為它只有牙籤一般粗而已, 但是長度還好啦, 18 ~ 22 公分. 想丟掉又太可惜了, 整理呢!很花時間的說, 它可是花了我 45分鐘呢!
以下為採收後第 2, 4, 6, 8 天(左, 右, 右下, 左下)生長情形